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27

健身之路

覺得應該強身健體

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27

肌肥大的訓練確實與力量訓練不同,它更多注重肌肉持續緊張和訓練容量,而非重量極限的挑戰感。因此,如果感覺不夠明顯,可能是方式上有些調整空間。以下是一些讓肌肥大訓練更有感覺的技巧:

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28

1. 專注肌肉的連結感(Mind-Muscle Connection)
訓練時集中注意力在目標肌肉上,確保每一下都感覺到目標肌肉在用力。
建議:
減慢動作速度,尤其是離心動作(放下的過程)。
每次動作的頂點(肌肉最緊繃時)停留1秒,充分收縮肌肉

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28

2. 提高訓練的「機械張力」
肌肥大訓練不僅僅靠重量,還需要肌肉在適當區間內保持緊張。
方法:
使用中等重量(70%-75% 1RM),保持8-12次的範圍。
在全程動作中,不完全伸直關節,避免「借力」。
控制每次動作的節奏,例如:
2秒抬起,3秒放下。

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29

3. 採用「滴水穿石」式訓練
將訓練細分,增加肌肉的持續緊張時間(Time Under Tension, TUT)。
技術:
Rest-Pause 法:
選擇一個接近力竭的重量,完成8-10次後,休息10秒,再繼續完成2-3次。
階梯組(Drop Set):
用一個重量做到力竭,立刻降低重量,再做到力竭,總共進行2-3輪。

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29

4. 充分利用器械訓練
器械訓練可以隔離目標肌群,降低輔助肌的參與,增加肌肥大的專注效果。
例子:
蝴蝶機夾胸:調整到能讓你完全感覺胸肌收縮的位置,慢慢完成動作,注意不要過度展開手臂,避免肩關節壓力。
繩索夾胸:選擇角度讓胸肌在動作全程中始終有張力。

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30

5. 增加訓練變化
肌肥大訓練可以通過變化來刺激不同肌肉纖維,增加感覺:
雙重收縮法(Double Contraction):
例如在蝴蝶機夾胸時,每次推起時做兩次小幅度的收縮,然後回到起始位置。
部分動作訓練(Partial Reps):
力竭後,在動作的最後四分之一範圍內完成幾次小幅動作,進一步榨乾肌肉。

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30

6. 加強訓練前的激活
如果進入狀態較慢,可以在正式重量前做幾組輕重量動作,專注於目標肌肉的預激活。
例子:
訓練胸部前,用輕重量的啞鈴飛鳥提前感受胸肌的緊張感。

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31

7. 感覺不到效果的常見原因
重量過輕或過重:
過輕:肌肉得不到足夠的刺激。
過重:其他輔助肌群參與過多,目標肌肉的刺激不足。
動作不標準:
借助慣性或輔助肌群用力,降低了目標肌群的參與度

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31

7. 感覺不到效果的常見原因
重量過輕或過重:
過輕:肌肉得不到足夠的刺激。
過重:其他輔助肌群參與過多,目標肌肉的刺激不足。
動作不標準:
借助慣性或輔助肌群用力,降低了目標肌群的參與度

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32

8. 進階小技巧
在力竭後加入等長收縮:動作完成後,保持肌肉最緊張的位置靜止10-15秒。
嘗試每次訓練的最後一組使用超慢速訓練法:一組動作保持8秒抬起、8秒放下,完全榨乾肌肉。

a780316 發表於 2025-1-1 11:32

如果你採用這些方法後,還是覺得肌肥大訓練無感,可以再詳細告訴我你的動作細節和訓練計畫,我幫你進一步診斷問題!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