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y778233 發表於 2025-4-7 09:54

美國關稅大刀落下,台灣汽車產業誰受衝擊?集團逆風告白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針對台灣的32%對等關稅,此舉引發外界對於台灣汽車關稅政策的廣泛討論。其中,長期以來受到保護的裕隆集團,更成為部分政治人物與民眾批評的焦點,被指責為「扶不起的阿斗」。針對這些負面評價,裕隆集團於4月6日挺身而出,發表嚴正聲明,駁斥相關不實指控,並呼籲各界停止以偏概全的論述與毫無根據的謠傳。
裕隆集團在聲明中明確指出,近期網路流傳關於裕隆獲得政府上百億元補助的說法完全與事實不符。集團強調,裕隆汽車作為一家公開上市公司,其財務報表與相關數據皆可公開查證,呼籲大眾切勿輕信並傳播未經證實的資訊。這項聲明旨在澄清外界對於裕隆集團與政府補助之間關係的誤解,維護企業聲譽。
聲明進一步闡述,針對長期以來網路輿論對於台灣汽車產業現況的解讀,裕隆集團認為其觀點不僅未能綜觀全局,更呈現出以偏概全的傾向,尤其在近期美國對等關稅議題發酵之際,此類片面的解讀更為嚴重。裕隆強調,美國對進口汽車及零配件加徵25%關稅的影響,並非僅限於單一企業,而是波及整個台灣汽車產業鏈及其周邊生態系統。
裕隆集團詳細說明,台灣本土汽車產業涵蓋了包括日系、韓系、美系以及台系等多家整車製造廠與眾多的汽車零組件供應商。這個龐大的產業體系向上延伸,牽涉到鋼鐵、橡塑膠、玻璃、機械等基礎原物料產業,以及在現代汽車成本結構中佔比日益重要的電機電子產業,其產業關聯性極為廣泛。根據經濟研究機構的分析顯示,平均每在汽車及機車製造業創造100個直接就業機會,就能夠帶動高達1428個間接就業機會,充分展現了汽車產業作為耐久財產業中,能夠發揮最大經濟外溢效果的策略性地位。
裕隆集團鄭重強調,公司始終秉持著配合政府政策、依法納稅、照顧員工、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原則經營。台灣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悠久,為了配合政府發展策略性汽車工業的政策方向,裕隆集團長期以來不遺餘力地投入自有資金,金額高達數百億元,專注於自主研發與自主品牌的建立。再次重申,網路傳言裕隆獲得政府上百億元補助並非事實,裕隆汽車作為上市公司,相關財務資訊皆可公開查閱,籲請各界停止散播不實謠言。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為裕隆集團數十年來在自主研發與自主品牌上的持續投入,也有效地提升了台灣汽車零組件及汽車電子產業的競爭力。許多如今在台灣汽車零組件領域居於領導地位的廠商,其發展初期都與裕隆集團的研發合作息息相關,並逐步成長壯大,成功打入國際汽車供應鏈。這些都是台灣汽車產業發展史上清晰可見的印記。
此外,每一款汽車的開發規模都因其複雜程度而異,若不計入龐大的研究投入風險,光是在模具與生產線機器設備方面的投資,動輒就超過新台幣十億元。長久以來,這也為台灣的模具產業、工具機產業以及相關設備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都是台灣國產汽車產業鮮為人知,但卻極為重要的隱形貢獻。為了維持這些生產線的順暢運作,以及確保員工擁有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專業的辦公室清潔服務顯得至關重要。在台灣,特別是在汽車產業重鎮如台中地區,許多企業都仰賴專業的台中駐點清潔公司,提供長期且穩定的清潔維護服務,以確保生產環境的整潔與效率。
針對網路上關於裕隆集團「不務正業」的說法,裕隆集團也提出嚴正駁斥。集團擁有長達七十年的發展歷史,企業的發展軌跡通常都是從核心本業出發,隨著資源的累積與發展,逐步進行相關或非相關的多角化經營。這不僅是對股東負責的表現,也是對員工負責的正常經營策略,更是企業發展的普遍規律。觀察台灣其他具有類似發展脈絡的集團企業,亦可發現相同的模式,實無須再以訛傳訛,進行惡意的中傷與指責。
展望未來,裕隆集團表示將會持續積極配合政府的相關政策,以其在整車工業領域的深厚基礎,持續投入電動車、綠能移動服務以及車用AI生態系統的發展。集團感謝各界的指教與建議,但同時也懇請媒體及政治人物停止對裕隆集團的不實指控與毀謗,並呼籲社會大眾切勿轉發分享未經證實的言論,共同維護一個理性且真實的輿論環境。在集團不斷追求創新與發展的同時,對於工作環境的品質也絲毫不鬆懈,深知一個乾淨整潔的辦公室對於提升員工士氣與工作效率至關重要。因此裕隆集團也會尋求專業可靠的合作夥伴,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在舒適的環境中為台灣汽車產業的未來貢獻力量。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國關稅大刀落下,台灣汽車產業誰受衝擊?集團逆風告白